“七个月了。”舍娘摸着肚子,想着本朝和鞑靼打仗,虽然胜了,但是损耗颇大,她公公就要班师回朝了。至于丈夫,那里还没有动静。
现下面前还有人,她又收回思绪道:“你怎么样了?”
张淑贤道:“我肚子不大争气,幸而邵家有规矩,我没生出来之前,不许随便让那些通房妾生。但是我自己过意不去,把我的丫头开了脸。”
可是舍娘想妾侍在正妻前面生下长子,这可不是一件好事,乱家之根源啊。
但是这是人家的家事,她也不好说什么,只好找起别的话题。又想起舜娘前世便是嫁的邵状元,听说就闹的很厉害,似张淑贤这样的反而更适合。
说起来也真是奇怪,舜娘怎么嫁给萧棠之后也变贤惠了,上个月她娘过来说她也是主动为萧棠纳妾,怎么上辈子在邵状元那儿打打杀杀的。
难道人的原则也可以双标?对地位高的人主动迎合,对地位稍微低点的就又是一般。
但说起纳妾的事情,翠岚自从这儿出去后,听闻今年嫁了人。那雪霁自从翠岚离开之后,慢慢的见舍娘并不是那等严苛之人,还颇为宽厚,故而她也逐渐露出本性。
这样的人舍娘反而并不怎么放在心上,她不能一下就把李琚的人都赶出去,要不然李琚都会没安全感的。
这边送走了张淑贤,见郡主过来了,提起这个小姑子,舍娘就想起婆母的吩咐,说是要她帮忙教导一二。
不是自己的女儿,她怎么教导?教狠了,马上她就遭恨了,但是如果不-应下婆婆的,她就成了推三阻四之人。
但郡主真的不好教啊,就像现在,舍娘先让她坐下,又道:“妹妹,昨日的账册看的如何了?觉得难不难?”
“还好。”郡主道。
舍娘最头疼的就是这个,郡主太好面子了,不懂的也装懂,但有时候自己一教会她,她就立马打断自己说什么她知道,很简单。
听的舍娘心里狂翻白眼,一个不谦虚又好大喜功的人怎么可能学的好。
还更有可能,把从自己这里学到的东西,立马当成她的。
“这里是十日的账册,就麻烦妹妹现下当堂算好吧。”舍娘总得让她先学会看账,至少底下人送账本来,也知道些眉眼高低,至于婚丧嫁娶那些,她到时候就直接跳过,推说自己并非公侯门第,
于这些怕弄错。
但是算账是必须要学会的,即便你有账房,也不能让下人糊弄。
钱财上都开始糊弄了,那别的事情就能背遮天蔽日了。
郡主一听说算账,就道:“嫂嫂,你这里的茶真好喝。”
“那你喝几口茶就开始算吧,等把账算完,我再问你。”舍娘道。
郡主当然能拖则拖,磨磨蹭蹭吃了快半个时辰的茶,才开始算账。舍娘在她算账的时候,在一边先把自己知晓的物价都写在一张单子上,她是个非常擅长观察的人,之前管家的时候,就会把自己知晓的物价记一下,如今亦是如此。
记账不是认得几个字就行了,一般像药店、当铺这样的地方用的是苏州码子,而郡主的嫁妆里最值钱的就是一间当铺。
当然也不仅仅是用于当铺,就连公文、契约、账表、官帖、私钞、当票都有用到。
光是教她认得这些,就已经花费了快一个月,难得学得深了一些,舍娘正抚着肚子,又觉得坐久了,遂道:“妹妹先算着,我去后面走动一下,肚子有些不舒服。”
“嫂嫂快去吧。”郡主就是不希望舍娘盯着她,还巴不得她走呢。
舍娘在院子里走动了一会儿,又去书房的小榻上躺了一会儿,回来的时候,听郡主埋怨道:“嫂嫂怎么现在才回来,我早就算好了。”
“那你先吃些点心,我来看看。”舍娘正拿着笔,忍不住点头,最前面的几天算是算对了,后面就错漏多了起来,她把错的打了圈,直接道:“这里和这里都算错了,你先拿草纸重新演算一遍。”
郡主就叹了口气:“嫂嫂,我歇会儿吧。”
“那随你。”舍娘就先自己忙自己的了。
其实郡主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,她见舍娘这般,又有些愧疚:“嫂嫂,我现在就算。”
舍娘笑道:“这就对了,早些做完,你也早些休息不是?”
郡主又重新算了一遍,舍娘在旁指了指一个地方,“你看这里,借了一位,这里就是九,不是十了。还有这里有一笔,你是算重了,所以多了。”
如此,郡主重新演算了一遍,舍娘才点头,又把自己方才写的单子给她:“这是现下市面上的一些价钱,你闲暇时也可以看看。”
一听说嫂子放人了,郡主忙不迭答应,拿上纸就走了。一径回到房里,汪真珠见状忙道:“郡主回来了。”
“表姐,你不知道我嫂嫂多严厉,一个上午就要我算十天的帐,比账房盘算的还多呢,现在我就什么都不想了,只想躺着。”郡主没心没肺道。
汪真珠笑道:“世子妃也是为了您好。”
作为旁观者,汪真珠还很羡慕呢,至少郡主都有家人关心,还有那样的如意郎君和亲事。
二人正说着,见杨茉过来了,她正道:“我亲手做了些糕点,送来给你们尝尝。”
汪真珠见杨茉过来很高兴,她和郡主虽然是表姐妹,但身份有别,郡主又是个孩子心性,许多话也不好同她说,倒是杨茉为人热情又有分寸,常于庆王府走动,和自己倒是很聊的来。
“八嫂坐吧,你的手艺素来都是极好的,今儿又是什么好吃的啊?”
“是些水晶糕。”
三人吃了起来,杨茉原本就是个非常会热络气氛的人,人又生的甜,先前又是郡主的伴读,现下着意讨好,屋里笑声阵阵。
郡主玩笑一阵,她每到正午要去太妃那里,见她们聊着自在,就道:“你们就在这里说话,我等会儿回来。”
她一走,杨茉和汪真珠对视一眼,又道:“郡主的亲事就在年底,王府肯定会对她更严厉些。只是你如何是好?”
郡主出嫁了,她这个陪伴郡主的人,还住的下去吗?
却听汪真珠道:“总是要家去的,家里也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