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人到了太妃这个地位,还有几个有爵位的儿子,只恨不得尾巴翘到天上去,她老人家却总是知道大家安好比什么都强。
重活一世,她想自己也应该学学花太妃的心境。
花太妃不仅不愿意和舍娘再见面,甚至和庾氏等人也是一样,她没有想过再去报复云云,对她而言,当年她输的起,已经重新开始了,何必再和裴老夫人纠缠。
裴老夫人却还在耿耿于怀,到了裴老太爷的忌日,还在佛堂道:“你对我的大恩最后如大仇一般,埋怨我赶走了花姨娘,埋怨我一辈子。可是你不知道,我对你也没有半分情谊,我要的只是活下去,你若是表现的坚定点,我也绝对不会勉强你。是你自己愿意娶我的,娶了我又埋怨我……”
屋外,孟氏正为儿子的事情忙,又想着公公忌日,正和向嬷嬷道:“六丫头如今嫁出去了,老太太这里冷清了不少,今日又是老太爷的忌日,你们好生照顾。”
“每年这个时候她老人家的心情都不是太好,请大夫人放心,我必定会照顾好的。”向嬷嬷道。
孟氏闻言,方才离去,又去六房问黄氏的情况,庾氏本来在想花太妃不让他们拜访的事情,见孟氏过来,才收拢心神:“也就这几日的功夫了,稳婆乳母都请回来了,还没问六丫头怎么样了?”
“总不过那样,她这么年轻,就要对着一屋子的女人,也是难为她了。还好她祖母让她心放宽,这女人只要心宽些,日子就过得下去。”孟氏也是过来人,大老爷家里也是好几个妾侍,她也是做填房的,焉能不知女儿心思。
但只要三五年,熬了过去,生个一男半女的,站稳脚跟,心从男人身上挪到孩子身上,有个寄托也就好了。
况且初婚难道就不纳妾吗?还不都是一样。
妯娌二人不由说起了玥娘,孟氏道:“这孩子真是命不好,莫昀以前还好,如今做了贾平的门人,近来被罢官的潘大人,就是他让人做的,我们老爷听了很是发愁。”
庾氏心道莫昀也不是剑走偏锋,而是他要获得人家信任,就必须得如此做的出格,但这样恐怕将来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了。
她听裴以清说过,这莫昀颇有一种“大丈夫生不五鼎食,死即五鼎烹”的感觉,整个人已经魔怔了,掌握了点权力,就舍不得放下了,只能往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。
但玥娘这个时候却有了身孕,孟氏想着想送些补品过去,庾氏也添了一些,她知晓玥娘到底是萧棠妻妹,孟氏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女儿,占了人家姐姐的位置,总得对人好些。
孟氏离开之后,裴以清从外面回来了,庾氏把花太妃的信给他看,他看了之后就道:“如此也好,她老人家不愿意旧事重提,咱们各自安好,过得好就行。”
“可是这样,咱们到底不孝?”庾氏有些过不去。
裴以清则道:“她现下有三个儿子了,襄王府也是一应俱全,人家都知道她是老王爷的侧妃,如今襄王几个兄弟的生母,这就成了,非要旧事重提,让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二婚,对她没什么好处。”
以前在藩地,山高皇帝远,现在在京里,时局不同了。
庾氏也只好作罢。
现下藩王有不少都已然上京了,他们不少人都是住内城,李琚就有的忙了,庆王妃这里也是热闹的很,舍娘少不得要到前面去,她癸水已经迟了八日左右。
今日是李琚的丫鬟翠岚和雪霁在伺候,翠岚性情沉稳,雪霁常有不平,对于这俩人她原本留意雪霁,没想到竟然是翠岚告密。
这样的耳报神是不可能留的,她得找个合适的契机。
今日李琚回来的早,脸上如寒冰一样,舍娘忙问道:“怎么了?今日是有什么事情吗?”
“秦王反了、宁王也乱了,他们趁着外有夷敌,此时发难。”李琚突然觉得不管手段怎么温和,有的人该反还是反。
前世也是从现在开始,朝廷左支右绌,千疮百孔,皇帝才会郁郁而亡。
舍娘看向他道:“朝廷是否派兵前往?”
“我已经自动请缨,跟随大将军王又挺一起去劝降,若劝降不成,只能打仗了。”李琚说完,看了舍娘一眼,带着歉意。
舍娘踮起脚尖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,李琚惊喜道:“真的吗?”
“我也不确定,你请太医过来看看吧。”舍娘道。
李琚先着人请了大夫过来,此番诊脉,果然是喜脉,他又是欢喜,又是松了一口气。妻子肚子里有了孩子,想必母亲祖母也不会阻止自己。
庆王妃和老太妃当然都十分高兴,各自专门派人过来关心一番,翠岚见状亦是心里高兴,世子妃有了身孕,自己上位也就快了,不曾想着一高兴,次日起来就病了。
以前丫头们在院子里病了,请大夫来,或者自己待房里好了再出来,这次,夏妈妈却道:“翠岚姑娘,如今世子妃有了身孕,你既染了风寒,就不能在院子里待了,等你好了再进来伺候吧。”
翠岚也是个聪明人,不然不可能几个月才被舍娘发现是她作怪,当耳报神把世子府里的事情巨细无遗的告诉庆王妃。
故而,一听夏妈妈这个意思,就知道自己这一出去,恐怕回来就难了!
想到这里,她瘫软到了床上。
第54章 第54章一更
郡主见庆王妃方才送了燕窝,现下又送了阿胶、何首乌这种补品去,她忍不住笑道:“母妃,您送这么些,嫂嫂肚子里的孩子能吃的了么?”
“怎么吃不了,又不是每日都吃一样的。燕窝粥对胎儿好,阿胶粥更不必说。乐意预防胎儿畸形,还能缓解孕妇手热脚掌热的毛病,多好啊。”庆王妃想着家中就要添丁了,不由得十分欢喜。
郡主当然有些失落,她原本在家里时天之娇女的存在,但是有时候发现,父王母妃虽然是对她很好,对哥哥更严厉,但是终究还是对哥哥更好。
殊不知李琚这里已经准备走了,他临走之前把宗室未嫁女的名单交付一份上去,其中就有自己的妹妹,他也想早日替妹妹把婆家定下,也了却妹妹的心病,总不能让她大好年华,却浪费了。
这些事情做
完,李琚就和庆王妃说了,庆王妃怎么都不让他走:“你父王就在前线,我的心都是吊着的,如今你也要去,都走了,咱们王府可怎么是好?”
“母妃,儿子不去,又谁去呢?赵王也和儿子一起要去的,圣上也点了儿子,再者,儿子也是想去的。”前世他没那个机会展示自己,这辈子总得去看看,如果能避免一些事情,那就最好不过了。
见庆王妃还担心,李琚就道:“母妃,世子妃有孕在身,她年轻不知深浅,还要您多照顾。”
庆王妃只是摇头:“你不去,我就放心了。”
若非有李琚这个儿子,庆王妃何以地位这般稳固?正是因为他不仅是庆王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,还文武双全,相貌出众,性情又好,做娘的心里都是溢出来的骄傲。
儿子有个三长两短,她都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才好。
她不同意,老太妃不同意,李琚虽然心意已决,但面对舍娘也是垂头丧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