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逸文轩>>舍娘> 舍娘 第44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舍娘 第44节(2 / 2)

原来是庆王世子,舍娘忍不住道:“他怎么在这里?不是说已经回去了么?”

芙蓉摇头。

舍娘则先打发人出去,只留芙蓉在内伺候,言语上是让她们先去外面眯一会儿,不必伺候。

等她们离开了,舍娘才打开窗户,果然见李琚在此。

此时他正穿着道袍,还乔装了一番,看起来仙风道骨,舍娘道:“怎么了?您怎地在这里。”

李琚看她这般关切,知晓自己还得靠她掩护,故而说了实话:“我们在办一件极其周密的事情,不曾想跟着我一起来的两位锦衣卫兄弟却失踪了,我担心已经被人盯上,所以乔装一番过来。”

锦衣卫秘密办的事情当然是非常大的事情,甚至涉及到性命,舍娘想起他路上一路照顾自己和家人,还提点自己,故而道:“那你要我做什么?”

“我想让你把我带出去,只要我去了附近的指挥司,就有法子了。”李琚道。

舍娘看了他一眼,“我这里伺候的仆从极多,这般多出一个男子,恐怕很难。你饿不饿?要不要先吃些点心,等我想想法子。对了,能不能告诉襄王府的人?”

李琚连忙摇头:“不成,我的行踪先不便泄露。”

之前他虽然和襄王世子关系不错,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让人知晓的,否则泄露

出去,他的差事也到头了。

舍娘点点头,又让芙蓉道:“你把桌上的茶点端些给世子。”

窗外的李琚还真的有些饿了,见舍娘让人递过来的茶点,觉得自己还真是鬼使神差的跑到舍娘这里,大抵他知道她聪明,应该有法子的。

又说这李琚给舍娘出了个难题,她现在一个姑娘家,出去时身边都跟着人,很难把一个男子偷偷运出去,若是个小孩子,还能让他钻到箱子里,可李琚虽然年纪比自己小几个月,但是个头比自己都高,箱笼也是装不下。

想了想,舍娘遂对芙蓉道:“你让团儿拿一套小厮的衣裳过来。”

芙蓉立马出去了,舍娘则支开了窗户,见李琚还在这里,遂道:“这里都是襄王府的人马,若没有襄王世子的指令恐怕很难出去,我等会儿就说自己想吃道观八里地的牛肉面,让你扮成小厮出去。”

“可以。”李琚立马点头。

舍娘笑道:“可是你现在的样子看起来也实在是不像小厮,我拿出妆粉,替你打扮一番,你切莫怪罪。”

这也是襄王府的人并不认识自己的小厮,才能如此行事。

李琚连忙道:“你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帮我,实属不易,我又岂会怪罪?倒是我连累了你。日后你若有什么事情,只管驱使我便是。”

“我怎么敢驱使世子,来,我快些帮你画。”舍娘拿着妆匣子过来。

李琚原本应该非常讨厌她的,可不知怎么又觉得渐渐被她吸引,她既有霹雳手段,能对付欺负她的人,又对那些穷苦大众天生有怜悯,还这般讲义气。

舍娘则想着李琚这双眼睛也太漂亮了些,她先替他改了发型,梳成童子髻后,又用画眉的黛粉和平日上妆的玉容粉混合在一起,用香绵铺在他的脸上,如此他的脸就深了许多。

再有他的眉毛,舍娘刮细了一些,却不小心把掉下来的眉发掉在他眼睛里,舍娘吓了一跳,连忙道:“等会儿,我帮你吹吹。”

说完又觉得不妥,立马举着靶镜道:“你自己对着镜子弄出来。”

二人目光正好对上,又赶紧分开,李琚立马把掉下的眉毛从眼睛里夹出去,他又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,“这还真的不太像我自己了。”

“那肯定啊,你是剑眉星目,可我把你眉毛剃细了,又把你画成三角眼,整个人自然就不同了,等会儿我让团儿和你一起出去。”舍娘道。

说话间,舍娘又道:“我这会子先去找我祖母,再拿对牌给你。”

见她转身要走,李琚忙道:“过些日子你们回去的时候,我们还是一起回去吧,这样,也有个照应。”

第43章 第43章双章合一

从花太妃那里得到允许很容易,舍娘让人把对牌给了团儿和李琚,等了一个多时辰,牛肉面还真的端回来了。

“你这丫头眼睛倒是尖,我都没发现呢,说实话,这里的素斋我是吃的腻味了。”花太妃是一日不可无肉。

见牛肉面也有她的份,立马吃了起来,比舍娘吃的还快,放下碗还依依不舍:“我在王府里,都吃不到这么好吃的牛肉面。”

舍娘笑道:“祖母您也太夸张了。”

花太妃摆手:“不夸张,说实在的,老王爷在的时候,我们这些人还好一些。如今你也看到了,我们只能蜷缩在一个院子里,出去一趟兴师动众,很是不容易。”

“都是为了我的事情,劳动祖母了。”舍娘垂头道。

她清楚花太妃也是为了想让她和襄王世子多相处,才如此的。

花太妃笑道:“我说了,主意是我提出来的,我自然是会想办法。”虽说她敏锐察觉二人性情未必合适,但是天底下的夫妻哪个不是磨合才好的,况且再热烈的感情,也迟早会消退,没有地位没有钱,更惨。

现在是先让王府的人看看舍娘的样子,这样的一位绝世美女,家世也不差,才学也好。

之后就是看襄王府的格局了,襄王有襄王的想法,王妃有王妃的想法,王太妃有王太妃的想法,到时候她得利用这三方关系博弈。

不过,谋事在人成事在天,如果实在是不成,到底也是努力过了。

祖孙二人吃完牛肉面,到了下半晌,一行人先下山回到附近别院,舍娘倒头就睡,无论如何,她也算是帮了庆王世子一个大忙。

锦上添花的事情做一百件人家未必放在心上,雪中送炭的事情只要人家能记住一件,自己也算是结下善缘了。

她并没有把跟江都郡主做伴读看成是善缘,因为庆王府兴许觉得这是自己的荣幸。

且不说从真武山回去之后,便是花太妃的寿辰了,庾氏带着舍娘姐弟一起给她老人家磕头,又把这几日做的针线奉上。

更别提秦夫人、许夫人都带着孩子们过来,两边都不是很熟悉,虽说都有亲戚关系,但人家都是有爵位的宗室,自家只是普通的官宦人家,其中差距,还是能察觉的。

不过,这也怪不得别人,人家礼数上都没错,两位叔母一人送了她一匹缎子,一对玉佩,已然足够了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