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逸文轩>>舍娘> 舍娘 第1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舍娘 第1节(2 / 2)

可裴家怎么好说皇家选错了人,只好捏着鼻子认了,裴老夫人还很生气,长房和六房也决裂了。

……

漆黑的晚上,坤宁宫的寝殿点着一盏宫灯,发出点点黄晕,裴皇后夜不能寐,正靠在引枕上,和心腹姑姑说话。

这掌事姑姑名叫兰若,打小和裴皇后一处长大,见她如此,忙道:“四皇子为了娘娘寿辰,亲自抄写了一百个不同字样的‘寿’字,可见其孝心了。”

“我并非是为了他。”裴皇后摇头。

兰若笑道:“难不成是为了皇上?您也真是,今日您还劝皇上走,皇上明明有流连之意的。”

裴皇后失笑:“皇上的心都已经飘到徐昭仪那里了,我岂是如此不解风情之人?说起来,皇上待我无有不好,刚娶我时,我虽然算不得受宠,但家里也是跟着享福了的,只是不能跟元后比罢了。”

“皇上待元后再重,她也不在了,您不必担心。”兰若知晓很多人拿裴皇后和仁德皇后相提并论,连陛下本人都有些……

裴皇后摇头:“我也不是在想元后,那时我被册封皇后时,恩宠之盛,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够赶得上。只是,你不懂,我这一生,看似圆满,总有许多遗憾之处。”

兰若道:“您可是为了四皇子亲近关淑妃

难过?”

裴皇后笑道:“怎么会呢,他和他们都交好才好。我又不是栗姬,这点分寸还是有的,关淑妃生了三位皇子,我若是让四皇子仇恨弟弟们,反而让皇上不肯放心托付江山给他,认为他登基后必定会苛待弟弟们。”

“那您是为了太子之位吗?”兰若把太子两个字说的很轻。

堂堂嫡子才封了个庐陵王,连太子都不封,怎地不让人揪心?

裴皇后这才点头:“俗话说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,只有老四平稳的在那儿,没人能够越过他去。可是皇上龙体安康,怕是难了。”

皇上身体太好,就意味着对年长的儿子愈发提防,也就是说她的对手一直都不是关淑妃,而是皇帝。要知道她儿子也有不少大臣支持,毕竟是正统嫡出,为人虽然有些优柔寡断,但是也没有大过错。

可如今看情形,她做太后的心愿怕是遥遥无期了。

只能在这后宫熬着,也不知何时是个头啊?

她的心事,怕是只有兰若了解,兰若道:“娘娘,您在这后宫熬着真苦!”

就像一个黄金笼子,把人关在里面,隔断亲人朋友,就连坤宁宫的下人也是每三年换一批,若非自己,娘娘怕是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。

裴皇后微微叹了一口气:“是啊,这后宫容不得半点行差踏错,我虽然是皇后,却也如皇帝的臣子一般,伴君如伴虎,过的如履薄冰,可你是知道的,我最不愿意操心了。当年还真是奇怪,躲在庙里的三个女孩子,就我被选上了侧妃,以至于姐妹成仇。”

本来想查探一二,可是又怎么好去查?万一让人泄露风声,说她根本不想嫁给皇帝的儿子,她处境会更加艰难。

兰若却不屑道:“什么姐妹决裂,那邵老夫人打着您的旗号,把几个孙女都高嫁到勋爵府,就是您的亲姐姐,以前总处处踩您一头,常常装傻充愣,实则什么好事都在她身上,如今她还仗着您的身份处处在外摆谱,这些人谁不沾您的光?”

裴皇后道:“依照我以前的脾气,这些人不可能在我这里讨好,但如今我为皇后,一言一行都被人看着,身不由己。”

她是个快意恩仇的人,却成了个泥胎木塑的人,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?

第2章 重生重生

正值中秋之际,礼部左侍郎裴府门外车水马龙,裴家长房却热闹的紧,长媳孟氏刚送完礼部主客司郎中的夫人,又见外面有玉珍轩的掌柜送了首饰来,孟氏看了一遍,又喊了陪房石顺家的过来,旋即吩咐:“这些首饰是给姑娘们中秋戴的,一人一枝衔珍珠缀红宝石的金凤钗、一根簪子。”

石顺家的会意,金凤钗大家都是一样的,但是那簪子就按照府里得宠的程度分了。她先从长房出来,走过抄手游廊,没去隔壁二房的院子,而是先去了裴老夫人所在明远堂后面的后罩房。

裴老夫人的明远堂却甚是清静。这倒不是说裴老夫人此处备受冷落,而是她自从小儿子裴三郎去世之后,心情郁郁,如此也有几年了,家里的家务也是交给儿媳妇们打理。

这后罩房住着的是长房太太孟氏所出的六姑娘,石顺家的是长房孟氏的陪房,她当然先去了六姑娘这里。

六姑娘今年七岁,是老太太和大太太的掌上明珠,她正坐在书桌上练着大字,坐的端端正正的。

石顺家的见了,就没口子的夸:“不愧是老太太嫡亲的孙女儿,就是和旁人不一样,看看这字儿写的多好啊。”

六姑娘名唤舜娘,听石顺家的这般夸,还有些受不住的道:“你快别说了。要说家里谁的字写的好,还是大姐姐写的最好,我算什么。”

“看您说的,大姑娘都是出阁的人了,比您大十岁呢,这怎么好比。”石顺家的越发奉承。

六姑娘的乳母洪妈妈亲自奉了茶递给石顺家的,方道:“咱们家的几位姑娘,要说最爱掐尖的,还是这位。”

说罢伸出两根手指来。

石顺家的呷了一口茶,清了清嗓子,倒也颇有一番点评的意思:“要说这大姑娘性情极好,人又宽和,哪个不竖起大拇指,偏二姑娘和她是同胞姊妹,却完全相反的样子,很是掐尖要强。”

“莫说大姑娘和二姑娘这对姐妹不同,就是四姑娘和五姑娘也是同胞姐妹,还不是性情不一样。”洪妈妈笑道。

石顺家的也赞同:“四姑娘天生丽质,只是也太爱打扮了些,人还娇气,就那么点小心思,大家又看的出来,说出来的话,常常让人哭笑不得。她亲妹子五姑娘人倒是聪明伶俐,还很懂事,年纪小却跟小大人似的,很稳重。”

几人闲话了几句,都默契的没有提三姑娘,据说她八字不好,身上常常七灾八难的,所以在老家庵堂带发修行。

如此,石顺家的才说正事儿,把首饰盒子打开,先让舜娘挑。舜娘见里边有四根簪子摆着整齐,定睛一看,样式各不一样,分别是掐丝人物嵌宝石金簪、嵌珠宝玉雕花蝶金簪、嵌珠八宝纹金簪和蝴蝶牡丹金头嵌宝金簪。

想也没想,她就选了一根蝴蝶牡丹金头嵌宝金簪,石顺家的见状也松了一口气,这根簪子工艺最复杂,也最好看。

从后罩房离开,石顺家的碰到了二太太鲁氏,连忙上前请安,鲁氏虽说丈夫是庶出,但她本人是裴老夫人妹妹的女儿,算是嫡亲的外甥女儿,平日和裴老夫人关系很是亲近。

鲁氏生了大姑娘和二姑娘,见石顺家的说挑簪子的事情,忙说女儿在家。

到二房走了一遭,石顺家的出来经过回廊,廊下有三间小小屋子,门正开着,里面三太太陆氏正在小憩。

这陆氏的丈夫裴三爷死的早,留下了个遗腹子,陆氏便带着儿子守节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